首页  部门概况  新闻动态  教学教研  德育教育  师资队伍  党建工作  社团建设  资源下载 
德育教育
 首页 
 部门概况 
 新闻动态 
 教学教研 
 德育教育 
 师资队伍 
 党建工作 
 社团建设 
 资源下载 
德育教育
您的位置: 首页>德育教育>正文
松花江上:永远不忘白山黑水间的奋起抵抗
2023-09-18 13:28   审核人:

“九一八,当防空警报响起,你会想起谁?你是否会觉得冷?你会不会听到悲凉而激越的歌声,以及从历史深处传来的声声呐喊?”

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,

那里有森林煤矿,

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。

·····

九一八,九一八,

从那个悲惨的时候!

脱离了我的家乡,

抛弃那无尽的宝藏,

流浪!流浪!

这是在抗战时期,被誉为“流亡三部曲”之一的《松花江上》。这首歌传唱在九一八事变之后。东北人民用强烈的悲愤,控诉着日本侵略者的罪行。词作者张寒晖曾讲:“这首歌曲,是用我们家乡娘儿们寡妇哭坟的调子变化出来的。”

1931年9月18日,这一天已被永远焊入中国人民的记忆深处。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,炮轰北大营,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。日本关东军以1.9万兵力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。而张学良的东北军人数达数十万。由于国民党政府和东北军“攘外必先安内”的不抵抗政策。短短一天,东北军北大营陷落,整个沈阳城落入敌手,短短4个多月,128万平方公里、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3.5倍的东北大地全部沦陷,3000多万中华儿女沦为亡国奴。之后,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,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。

爱国人士黄炎培悲愤地写下《重光歌》:“吾和你抬头试望,东北何方?辽沈何乡?白山黑水,是谁的封疆?三千万同胞,强者何法抵抗?弱者更何忍而投降?”

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推行其“大陆政策”,吞并“满蒙”,征服中国、称霸亚洲而采取的重要侵略步骤。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肆意挑衅,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寄希望于国际联盟,口号是“彼有强权,我有公理”。然而,“不抵抗”既没有换来和平,也没有增加国民党政府在谈判桌上的分量,反而助长了日军得寸进尺的贪欲。当时驻国际联盟的中国代表顾维钧曾悲痛地回忆说,当他向各国代表逐个求援时,得到的最令他无地自容的回答是:你们自己都不抵抗,怎么能期望别人替你对付日本?”惨痛的事实再次告诉我们,委曲求全求不来真安全,只能招致更为屈辱的境况;割肉饲虎换不来真和平,只能使侵略者的野心更加膨胀。

值此危难关头,是中国共产党率先发出抗日救亡的号召,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,和中国人民一道进行殊死抗争,并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。事变第二天,中共满洲省委当即发表了中国抗战史上、也是二战史上受侵略国家向法西斯国家发出的第一个宣言——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》第一时间揭露事变真相,戳穿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阴谋。之后,中共中央于9月20日、22日连续发表《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》、《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》,号召全体中国人民“驱逐帝国主义滚出中国”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下,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,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,实现了中华民族从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。

逐日寇,复东北,天破晓,光华万丈涌……”空前的民族灾难唤起了空前的民族觉醒,激起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,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,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。在这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中,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、以血肉之躯筑长城、以前仆后继赴国难,涌现出无数革命先烈,谱写了惊天地、泣鬼神的雄壮史诗。

牡丹江 你能不能立即截流,

让乌斯浑河不再湍急,

因为我的女儿已投出了,

本不想拥有的最后一颗手榴弹!

地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的乌斯浑河,千百年来默默哺育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。东北抗联冷云等八位女战士为了掩护队友,在这里誓死抵抗日军,背水作战直至弹尽。面对日伪军的逼降,八名女战士誓死不屈。冷云对大家说:“同志们,我们是共产党员、是抗联战士,宁死也不做俘虏!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,是我们最大的光荣!”她们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,趁敌人卧倒的机会,毁掉枪支,挽臂涉入冰冷的乌斯浑河,高唱着《国际歌》,集体沉江,壮烈殉国。牺牲时,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,最小的王惠民13岁。如今,在乌斯浑河畔,八位女战士的塑像一字排开,一座高10米的纪念碑迎风矗立,“八女英魂 光照千秋”8个大字,映照着她们青春的面庞,也映照着她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。

赵一曼,这位坚贞不屈的“红枪白马”女英雄,将两岁儿子寄托在上海,只身一人来到了哈尔滨。在这里,她看到了太多中国人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欺凌,坚定了同日本侵略者战斗的信念——没有身临其境的耻辱,就没有义无反顾的决心。1935年冬,赵一曼在与日军作战中为掩护部队突围,不幸中弹被俘。日军知道她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一个重要人物,想从她嘴里掏出有价值的东西,但是赵一曼一个字也不说。凶狠的敌人用马鞭抽打她流血的伤口,她的手指被钉满竹签。面对严刑拷打,赵一曼瞪着审讯他的人,从未喊叫。在牺牲的最后时刻,赵一曼给儿子写下了一封遗书:

宁儿: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,实在是遗憾的事情。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,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。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。希望你,宁儿啊!赶快成人,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!我最亲爱的孩子啊!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,就用实行来教育你。在你长大成人之后,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!”

面对历史,我们深思:屈辱的不是贫穷,而是自甘落后的卑躬屈膝,悲壮的抗战是一场决定民族命运的自立自强运动的开始回首92年前的灾难之始,我们愤怒于侵略者的残酷无情,哀怨于国民政府的屈膝软弱,无奈于旧中国的落后无力,悲痛于同胞受到的非人屈辱。但是,我们更自豪于中华儿女的不屈斗争,感激于英雄烈士的壮烈牺牲,欣喜于中华民族的觉醒奋起,坚信于美好明天的未来可期。

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,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,视死如归、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,不畏强暴、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,百折不挠、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。伟大抗战精神,是血泪凝结,是生命所铸,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,无往而不前!

关闭窗口
 
访问量人数:

新乡职业技术学院马院  地址:河南省新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

电话:0373-3720827  邮编:453006
ICP备案号:豫ICP备10007304号